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激发卓越创造力!上理工这群学霸“组团”出道

2021-06-081285编辑:穆昊宇摄影:

当整个班级全是学霸,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物旁总能看到许多拍照留念的同学们。有这样一张所有人手里都举着专利证书、竞赛奖状的“凡尔赛”集体照格外引人注目,这张集体照的主人公是来自上理工2017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班)的同学们。



汗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人有专利证书、人人有参赛经历、人人有获奖荣誉、人人有论文发表,是对这个班级最概括的评价。四年里,这个集体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F奖)、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二三等奖等多项“硬核”奖项。不仅如此,在这个30人组成的班级里,9人获得了保研名额,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其余部分同学选择了考研进入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同济等高校继续深造,或是选择相关知名企业就业。



“卓越”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的全天校内课程;不上课时8点半左右出校门与工厂师傅进行实物加工项目的沟通,晚上12点返回宿舍后开始赶当天的课程作业,第二天清晨6点起床根据前一天工厂要求对图纸进行修改,然后利用白天课程的间隙和用餐时间思考项目进展情况……这是班长杨小李在大三参加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阶段的日程表,这也是卓越班大部分同学这一年的日常。“卓越二字,总能让人觉得这个班级会比较厉害一点,而进入这个班级的初衷,也是想要在这样的一种强度下,完成对自己的磨练”。杨小李说道。



“我并非天赋型选手,曾经还一度想过退出比赛。”所在团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李婷说,“因为疫情原因,项目作品的制作速度被拖慢了很多,只能与室友们一趟趟跑工厂盯进度,被厂里工人们戏称‘编外员工’。”炎炎夏日,女孩们的脸上全都生出了痱子,而就是这样的坚守,这个执行力超强的团队终于从“完全不行”到取得了“还不错的成果”。

见过凌晨4点的上理、睡过无人的机房、也曾在实验室通宵过……“这是有目标、有追求的四年,希望未来也能够好好生活”。这是被保送至上海交大的李家琦对本科生涯最深刻的感悟。

 

向上,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卓越班每周都会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团建”——项目汇报会,每个项目小组会通过PPT针对目前的进展进行汇报,并提出一些问题和困惑,与台下的同学进行交流。紧张忙碌的比赛、充实而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活力四射的思维碰撞,让这个班级始终充满了向上的力量。班级中总有一种自发的学习氛围,通过大三这一年的高强度学习和拼搏,让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这是卓越班同学们的共同目标。

除了班级内部的交流,卓越班还把这种向上的氛围带到了整个学院。每到期末,他们会自发地对年级中的其他同学进行帮助,带动大家一起复习,“我们宿舍平时4个人,期末常驻人口8个人。”杨小李开玩笑道。“班主任老师也多次跟我们说,不仅卓越班同学要积极参加比赛,也要带动学院其他同学。”两年来,卓越班累计进行了47个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带动了全年级152名同学共同参与。

得益于学校学科交叉平台的优势,除了本学院的学生,卓越班的同学们还经常与其他学院一起组队参加比赛。“在准备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的过程中,我的队友就来自于光电学院,也使用了很多光电实验室的资源,学科交叉的优势对于比赛有很大帮助。”李嘉成回忆到。无独有偶,李家琦也曾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同学、理学院同学共同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们三人中一个人敲代码,一个人建模,一个人写文章,配合默契,效率极高。”


2020年参加上海市机械工程创新大赛


方向,让他们前路坦荡

2011年太阳官网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院自2012年开始设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级(简称“卓越班”)。卓越班的同学大部分都对于科研和竞赛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经过学院严格考试筛选进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参加感兴趣的比赛,是一件相当开心的事情。”目前已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嘉成说。“做科研、参加比赛是比在宿舍打游戏好玩很多的事情,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熬夜、互相帮助,能够在其中学到很多东西。”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卓越班的课程设置相较于其他班级增加了全英教学课程、科技文献阅读以及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等内容,并在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前往企业实习,以企业实践教学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当年相关比赛作为课题、每周四节课的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其内容包括项目申报书撰写、项目工程实践、成本预算控制、项目汇报、专利申报书撰写、科研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一个基础但完整的科研训练。

“或许大部分同学开始还难以理解目前学院所设置的这些课程的目的,也会觉得相较于其他专业,整个本科期间都存在较大的压力,但是当他们完成了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就会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基础、创新与实践能力、个人职业发展技能、项目运营管理和执行能力、团队协作、终生学习能力等层面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2017级卓越班班主任钱炜谈道。


班级同学所组成的创新社

参与2019年“新时代·中国说” 大学生讲师选拔赛


尊重教育规律、设置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工程教育的国际视野,多年来卓越班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竞争的基本素质,充分显现了这一培养模式下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学院正在把卓越班的培养模式向更多专业进行推广,以辐射更多的学生。


供稿:新闻中心

文:穆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