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刘卫东:做建筑“医生” 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

2020-12-101230编辑:摄影:

利用建筑垃圾、废弃泡沫等城市固体废弃物能让建筑变得冬暖夏凉?百年老建筑也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环境与建筑学院刘卫东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技术攻关,让这些设想都变成了现实。团队就像是建筑的“诊疗医生”,通过科学“体检”, 根据建筑的安全性、节能水平、历史建筑保护的需要等指标,创新“治疗手段”,进行一体化、绿色化的加固改造,让老建筑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诊断和可持续性康复。


变废为宝 创新绿色“诊疗”技术

改造后的老建筑变得冬暖夏凉,像是装了智能温度调节器,你或许不敢相信,这是塑料泡沫在发挥作用。

刘卫东教授团队针对老建筑墙体隔热保温的需求,以及改造现场作业面小、施工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创新了防火型喷射聚合物保温砂浆墙体节能与加固改造工艺,发明了小机具喷射设备,结合分层喷射工艺,在墙体内侧喷射防火型聚合物保温砂浆。刘卫东教授介绍说:“在保温砂浆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尝试了废弃泡沫轻质材料,让墙体结构层能够及时吸收、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使建筑更加绿色环保。”以此来实现节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与加固改造的绿色化。

日常生活中令人烦恼的白色污染,制成混合砂浆, “摇身一变”成了老建筑的保温层,不仅能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减少和防止温度应力的产生,消除砖砌墙体常见的裂缝,还相当于给老建筑穿上了“防护服”——雨、雪、有害气体、紫外线等都被阻隔在外。

此外,团队也没有“放过”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我们通过把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把其中的废弃混凝土制成再生骨料,让它们成为新的混凝土砂石骨料。”刘卫东教授说。这些再生骨料从废弃的老建筑里来,又回到“需要帮助”的老建筑身上去,实现了拆除及加固与再利用一体化。针对开裂的老建筑,这群建筑“医生”也积极开发废弃混凝土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制出了既能降低裂缝发展,又有助于自身愈合的混凝土材料。


“对症治疗” 提高历史建筑的健康值

漫步上海街头,除了高大的梧桐树,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幢幢历史建筑了。海派文化在这里扎根,历史建筑里留存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肌理,而它们的维护却一直是个行业“痛点”。

“这些老建筑里,不乏历史文化建筑,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性地保护利用,延续城市文脉,改善里面居民的居住条件”。刘卫东教授说道。其实早在2006年,刘卫东教授团队就参与了学校沪江国际文化园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从一砖一瓦里去研究建筑结构。“对于历史建筑,先‘健康诊断’,后才能‘对症治疗’,为此我们无数次跑市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淘’到了与历史建筑同年生产的砖块,熬制了糯米粥黏土石灰砂,从材料到工艺,尽量去还原历史建筑当年的砌筑工艺。

通过这样的还原,来检测历史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预估这些历史建筑的使用寿命等,团队鉴定出了历史建筑的承载状态,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最终“修旧如故”地保留了百年历史建筑的特色,有效地保护了学校和城市的历史文脉。

有情怀还不够,技术突破才是关键。“在对历史建筑的‘治疗’中,不仅要掌握不同建筑物的特性,最重要的是既不能破坏建筑的原有风格,又能更好地实现加固和改善。”为此,团队又研制出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利用与地源热泵节能技术,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装置进行“隐身”,让老建筑保持它们最初的模样,实现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构想。刘卫东教授介绍:“我们还通过双环路型太阳能供暖换热复合装置,把收集的太阳能用辅助热源环路输送到需要供热的地方,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全年利用率。”


授权发明专利13项,学术论文87篇,其中SCI/EI收录42篇……正是因为团队对老建筑的一腔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技术攻关,近几年团队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刘卫东教授领衔的建筑“医生”们,为老建筑的节能与“健康”想出了种种“处方”,研究成果已经在5家企业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与加固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节能与加固绿色化改造面积132.7万平方米,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新增产值3.23亿元,这些“处方”正让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变得更加“节能健康”。

“目前团队正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干劲,整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优势,互补资源,为太阳官网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适应新时代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为太阳官网申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做出应有的贡献。”刘卫东教授说道。



文:李卉云

视频:李新宇 王骁哲